前言:本案是一起交通事故死亡案件,在死者醉酒的不利条件下,光法办案团队通过锁定机动车方管理责任(医院作为车辆所有人)、击破保险公司格式条款抗辩,最终实现近90%诉请支持率,当事人获赔82万余元,展现了人身损害索赔中精细化计算与法律论证的决胜价值。
一、案件背景:
2024年11月3日晚,王先生醉酒驾驶电动车与李先生(某医院司机)驾驶的专用客车相撞,王先生经多院救治无效死亡。交警认定双方同等责任,死者家属委托光法律师团队维权。(文中人物均为化名)
二、律师初步工作:
主体确认:核实四原告(死者父亲、妻子、儿子、女儿)均为第一顺位继承人;锁定三被告(肇事司机、车辆所有人医院、承保保险公司)。
证据梳理:
三、诉讼策略设计与难点突破:
1.责任比例重构:
援引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76条,强调机动车方更高注意义务,提交各项证据材料。
成果:法院采纳6:4责任划分(机动车方多担10%)
2.对抗保险公司拒赔:
针对“非医保用药扣除10%”抗辩:出具医疗必要性说明,强调《保险法》第17条免责条款明确说明义务
成果:法院全额支持医疗费(未扣除非医保费用)
3.赔偿项目精细化主张:包括医疗费、住院伙食补助费、营养费、护理费、误工费、死亡赔偿金、精神损害抚慰金、被扶养人生活费、丧葬费、处理丧葬费事宜费用、交通费、财产损失12项。
最终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付给原告人民币共计820666.51 元。
四、典型意义:
本案揭示交通事故赔偿案的三大办案要点:
责任比例并非一成不变:律师可通过机动车义务论证、证据补充争取比例上浮
证据组织需医学+法律双重视角:医疗费主张需同步准备票据+病历+必要性说明
特殊主体主张要回归法定要件:被扶养人主张必须严格符合法律定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