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签订书面合同: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,明确双方姓名、身份证号、联系方式、借款金额、用途、利息计算方式、借款及还款时间等,以防纠纷时无凭证。
02利息约定: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的四倍(目前为12.4%)。超出此限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。
03担保措施:如果需要担保,应明确担保人的责任形式(一般保证或连带责任保证)和担保期限,确保担保的法律效力。
04合法用途:出借前应核实借款人资金用途,若明知对方将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提供借款的,借贷合同无效,本息均不受法律保护。
05诉讼时效:借款到期后,追讨债务的诉讼时效为三年。若未约定还款时间,时效从首次催款次日起算。建议通过书面催款函、短信、微信等方式定期催收,避免丧失胜诉权。
06证据保存:微信聊天记录、语音通话中提及借款、利息、还款等内容需完整保存原始记录,电子数据可作为诉讼证据,但需确保记录清晰、身份可溯。
07法律保护:借条内容需完备,意思表示真实,借款交付要留痕。
08共同借款:多人共同借款时,需在借条中明确每人借款金额、责任比例。若仅由一人代签,其他借款人可能以“未签字”为由抗辩,导致追偿困难。亲笔签字,责任分明!
09夫妻借款:夫妻共同借款时,务必要求双方在借条上共同签名,明确借款用途(如购房、经营等)。若仅一方签字,原则上视为个人债务,除非出借人能证明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。借款人需核实配偶身份并留存证明,避免“单方负债”难追偿!
本文仅供交流学习,如有侵权,烦请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