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起诉确实会让人感到压力,但别担心,按照以下步骤冷静应对就能有效解决问题:
一、核实诉讼材料
01:收到法院文书后,先确认文件真实性(如盖章、案号等),谨防诈骗。
02:及时签收,拒收传票不影响诉讼程序,法院可留置送达或公告送达。
03:明确原告的诉讼请求、事实依据及受诉法院信息。重点分析原告主张的事实是否属实、法律依据是否充分,初步判断案件争议焦点。
二、按时提交答辩状
收到起诉状后15日内向法院提交书面答辩,针对原告主张逐条反驳,阐明事实真相及法律依据。答辩状需包含被告身份信息、联系方式及具体答辩意见。
三、收集有力证据
01:围绕争议焦点整理反驳证据(如合同、聊天记录、转账记录、证人证言)等,确保证据的真实性、合法性及关联性。涉及专业问题(如工程质量、医疗事故等),可申请司法鉴定。
02:注意举证期限(普通程序案件不少于15日),逾期可能面临证据失权风险。
四、参与庭审或协商
01:准时出庭
按传票要求参与庭审,缺席将导致法院缺席判决且丧失质证、辩论等权利。
02:庭审应对
陈述事实时简明扼要,使用证据原件进行质证。针对原告证据提出真实性、合法性、关联性质疑。可申请追加当事人、司法鉴定或调取新证据。
03:调解
在法院主持下,可尝试调解,达成协议后由法院出具调解书,具有强制执行力。
五、履行判决或上诉
若判决结果不利,可在上诉期内(通常15天)提出上诉;若需履行义务,建议主动执行以避免强制执行(如查封财产、限制消费等)甚至刑事责任(如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)。
小贴士:整个过程保持与法院/律师的沟通,避免因错过时限导致败诉。如果对程序不熟悉,委托律师代理能大幅降低风险。
本文仅供交流学习,如有侵权,烦请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