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生交通事故后,以下几个关键时间节点直接影响责任认定、赔偿处理和诉讼维权,务必牢记:
01事故现场处理阶段
立即停车并保护现场
开启双闪警示灯,设置警示牌(如三角架),防止二次事故。
若有人伤,优先拨打120并避免随意挪动伤者(尤其脊柱或骨折情况)。
证据固定与报警
拍摄现场照片/视频,记录车辆位置、碰撞痕迹及周边环境。
及时报警并等待交警出具责任认定书,延迟报警可能导致证据灭失,影响责任划分。
02事故责任认定
一般事故:现场调查后10日内出具认定书;
需检验鉴定的事故:鉴定结果确定后一般5日内出具;
对认定结果有异议可申请复核,但需在3个工作日内提出。
03伤残鉴定
鉴定时机
一般需治疗终结后3-6个月进行,特殊情况可延长至1年。鉴定结果直接影响残疾赔偿金、护理费等计算。
等级划分
依据《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》,一级(最重)至十级(最轻)。
四级以上可能涉及终身护理依赖。
04诉讼时效
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,从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。超过诉讼时效起诉,可能面临败诉风险。
注意事项:诉讼前需确保证据链完整,包括医疗记录、鉴定报告等。建议及时咨询律师,避免因时效或程序问题丧失维权机会。